【线上大讲堂】吉林文脉丨伪满皇宫旧址: 从“盐仓”到“帝宫”

来源:     时间:2025-01-17 18:36:57     【字体:
 

伪满皇宫旧址

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

它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个

可以被称之为皇宫的地方

探寻伪满皇宫的渊源身世需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一百多年以前

从吉黑榷运局说起

伪满皇宫博物院 来源/图虫创意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伪满皇宫旧址

地理坐标:长春市南关区光复北路5

始建时间:1908

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

现使用单位:伪满皇宫博物院

文物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长春伪满皇宫

最初是以缉熙楼和勤民楼为核心

建设起来的


这两座楼

均为伪满洲国成立之前的

吉黑榷运局官署

被当时的长春百姓称之为盐仓

 

盐务专卖制度

在中国历代政府税收中

都占有重要地位

民国初年由官方设立的

盐务管理专卖专运机构

名叫榷运局

类似今天的烟草专卖局

 

清政府于1867年开始征收盐厘

1901

吉林省境内开始设局抽盐厘

1908

清政府在吉、黑两省设立官运局

同年621

吉林官运局成立

位置在当时省城吉林市

隶属东三省盐务总局

 

就在吉林官运局成立前的一个月

时任长春知府的唐人寅

购买了长春商埠地东门外

兴运路北端高地上崔刘两姓的

一块面积约八垧的土地

于当年建起盐仓官舍和仓房

被称为长春盐仓

这就是后来的伪满皇宫所在地


1910年,官运总局改为榷运局

191110

东三省盐运使熊希龄整顿吉林盐政

考虑到将盐从营口

运到吉林市总盐仓距离太远

决定将吉林省官运局

和吉林市总盐仓

从省城吉林市迁到长春

并特派总务科长罗鼎臣

到长春考察选址

最终选在长春盐仓


据《长春县志》载

吉黑榷运局

在商埠兴运路道北兴华街东首前

清宣统三年由吉林移驻


宣统三年

在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称呼

民国元年


其实当时移驻长春的

是吉林省官运局

因为直到19141223

东三省榷运总局才决定

合并吉、黑两局成立吉黑榷运局

所以在1911年搬家时

尚无此机构


同样在1914

长春盐仓大兴土木

建了两栋办公楼

一栋稍小

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

是一座青砖铁皮房顶的欧式二层楼房

采用欧洲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另一栋稍大

建筑面积1392.7平方米

是一座二层圈楼

采用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伪满皇宫博物院 来源/图虫创意

 

1926

吉黑盐务稽核处

报请上级翻修办公房舍

工程于19283月开工

工程由吉黑榷运局建筑科设计

委派开埠局竺光魁监工

哈尔滨人王兰亭承建

总计花费5.5万大洋

于当年10月竣工


重修后的吉黑榷运局

分东西两院

布局紧凑,院落宽敞

院中既有中西合璧的阁楼

也有中国古典式宅房

并装有暖气和煤气


榷运局东院为盐仓

有通往长春火车站的专用线

设仓库9142

炮台5


西院有个围合起来的四合院

双层窗口,四面带廊

廊下有座椅

并建有澡堂和厕所

这是重建于19235月的局长公馆

曾住过三任局长

因最后一任局长姓魏

所以被称为魏公馆

西南侧平房是稽核员的办公室及宿舍


圈楼是西院中间主办公楼

灰色基调,二层,砖木结构

建筑风格中西杂糅

既有中式木质檐廊和老虎窗

也有欧式立柱和穹顶

楼中部为天井

二层建有檐廊式平台

一层南北两侧大门相通

正门在南侧

整座楼颇具欧陆风情

看起来气派而且时髦


稍小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

位于西院南侧

也是办公楼

南北窄、东西宽,呈长方形

大门居中

两侧窗户、装饰元素

及内部走廊、房间左右对称

在整体布局上遵循了

中式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原则

同时建筑也受到当时在全球范围内

广泛传播的西方建筑潮流影响

在设计上

吸收了欧式建筑的部分元素

有高大的窗户和精美的浮雕装饰


当时长春还是个新兴的城市

楼房很少

只有吉长道尹公署、孔庙

和几家银行建筑拿得出手

吉黑榷运局两栋办公楼

在其中有如一对双子星

显得如此卓尔不群

 

2/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人筹建伪满洲国

选择溥仪作为伪满洲国执政

吉黑榷运局的两栋办公楼

被选为溥仪在长春的住处


接下来

便是日夜不停的修缮工作

当溥仪抵达长春时

摇身变为执政府官邸的

吉黑榷运局修缮工作尚未完成

溥仪只好临时落脚在

七马路上的吉长道尹公署

后兴建的吉黑榷运署办公楼

20世纪70年代,吉黑榷运署办公楼旧址

 

而吉黑榷运局于19323

暂时迁到五马路于家楼大院办公

当年912

吉黑榷运局更名为吉黑榷运署

19357

位于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

兴仁大路(今解放大路)交会处

东南部的建筑(即伪满第七厅舍)建成后

成为吉黑榷运署的办公地

 

榷运署被撤消后

这里成为伪禁烟总局的办公楼

1948年长春解放后

旧址成为吉林财贸学院

(最初为东北银行干部学校、

东北银行专门学校、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等

1978年升格吉林财贸学院

1992年更名长春税务学院)办公楼

后拆除

原址兴建吉林省财政厅办公楼

 

19324

于一个月前

刚成立的伪满洲国政府国务院

颁布执政府移址公告

担任伪满洲国执政的

26岁清朝逊帝溥仪

搬进了修缮一新的盐仓

这里成为末代皇帝在长春的家

193243日溥仪迁入伪执政府

 

兴致颇高的溥仪

首先为伪执政府办公楼命名

他根据先祖康熙皇帝的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祖训

将圈楼命名勤民楼

作为自己的办公楼

然后又根据《诗经》中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将稍小的办公楼命名为缉熙楼

将之作为

自己和末代皇后婉容的寝宫


在纪录片《发现长春》中

前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

研究员李立夫介绍说


一整天里

溥仪和大臣们

走遍了执政府院内所有地方

他们引经据典

模仿紫禁城中建筑名字

为伪执政府内的宫门和建筑

都命了名

莱薰门”“中和门

保康门”“畅春轩”“植秀轩等等


直到傍晚

溥仪依旧兴致不减

他让书法家宝熙

勤民楼”“缉熙楼”“中和门兴运门题字

并用一个月的时间

精心雕刻了牌匾,置于门首


虽因陋就简

但毕竟有了皇宫

溥仪很满意

他唯一不舒服的

是日本人在勤民楼和缉熙楼中间

设置了宪兵室

所有进出办公区及寝宫的人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均受日本人监视

但他对此无能为力


自溥仪入住

昔日的吉黑榷运局便成为禁地

伪满时期的伪满皇宫宫门——莱薰门

 

4月初的天气依旧寒冷

执政府周边数百户居民

被勒令在极短时间内搬家

据相关文献记载


该处贫苦小民

急速迁让,殊堪怜恻

初房价应由市政府从优给予房主外

所有该处居住之民127户、男女578名口

著内务处由执政府经费项下

每名口赏给大洋5

由内务处会同市政府公安局妥协办理


拆迁民居后

执政府官邸面积扩大至13.7万平方米

随后

993米长的围墙

将旧址和新圈占土地合围起来

并在墙上修建了11座碉堡

另外

莱薰门外修建了护城河

河上架起一座桥

溥仪将它们命名为兴运河”“兴运桥

桥上还有一座牌坊

但现在这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193431

溥仪登基

做了伪满洲国皇帝

执政府官邸

相应升级为帝宫


之所以叫帝宫

是因为其扶植者认为

日本天皇的宫殿

才有资格叫皇宫

日本羽翼下的傀儡政权

必须要低一级

故称帝宫

但当时的老百姓

仍习惯叫这座建筑皇宫

 

3/

 

勤民楼二楼东南有勤民殿

即正殿

是举行朝贺和正式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

193253

溥仪曾在此会见

以李顿为首的国联调查团

同年915

在此签订了

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

193431

溥仪身着龙袍

在这里第三次登上皇帝宝座

勤民殿《日满议定书》签订现场

勤民殿《日满议定书》签订现场还原

勤民殿

登基大典后溥仪离开勤民楼

 

二楼西南有西偏殿

19425

庆祝伪满洲国成立十周年

在日本人授意下

汪精卫专程来长春(新京)访问

溥仪便在西偏殿予以接见


汪精卫当年

因暗杀清溥仪生父

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而成名

一对宿仇竟在此处

如提线木偶一般

进行彼此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相见

颇让人感叹造化弄人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中

对此经历有如下描述

我听说汪精卫要来

心里很不痛快……

汪精卫希望

以两国元首见面的礼节进行接见

而我坚持要用

皇帝召见大臣的礼仪……

当汪精卫一行人来到皇宫后

我站在台阶之上以居高临下的姿势俯视着他们

两边站立的侍卫齐声高喊:

一鞠躬!

汪精卫没来得及思考

下意识地朝着我端坐的方向

鞠了一躬

紧接着又响起二鞠躬!”“三鞠躬!

汪精卫无奈地鞠完躬后

我才缓缓从座位上起身

朝着他走去

然后两人握了握手


贵为皇帝

却只能在如此小心机中

获得一丝复仇快感

虽是闹剧

但已经是溥仪这段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了

他在缉熙楼的深宫生活

简直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溥仪在缉熙楼的卧室

 

帝后失和

及溥仪的自身身体问题尽人皆知

可在搬进缉熙楼的第四个年头

发生了一件

令溥仪颜面尽失的丑事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

1935

由于她(婉容)有了身孕

并且将近临产

我才发现了问题

我当时的心情是难以描述的

我又愤怒

又不愿叫日本人知道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她身上泄愤……

婉容也许至死还做着一个梦

梦见她的孩子还活在世上

她不知道孩子一生下来

就被扔进锅炉里烧化……

婉容的卧室

 

命运如此重击

曾经倾国倾城的明星皇后

最终堕落成一个

靠吸食鸦片度日的宫中怨妇

终日疯疯癫癫


据宫内府1938年和1939

《细流利水账》记载

皇后……烟卷三万零四百三十支

平均每天要吸八十五支


到伪满后期

婉容双眼已不能正常见光

双腿不能正常走路

婉容最后一次公开露面,背后是勤民楼

 

1937年春

满族贵族出身的女孩谭玉龄

从北京远嫁到了千里之外的长春皇宫

被册封为祥贵人

这给溥仪带来了难得的慰藉

沉闷的缉熙楼

终于响起了难得的欢笑声

溥仪和谭玉龄的爱情迅速生长

谭玉龄的书房

谭玉龄卧室

从左至右:二格格爱新觉罗·韫和、谭玉龄、慧生、嵯峨浩

 

但美好的日子

在仅仅五年后便戛然而止

1942年夏

谭玉龄病倒

越发严重之际

无计可施的溥仪

只好请来当时新京市立医院的院长

小野寺医生


日本医生为谭玉龄输血、打针

似乎控制住了病情

不料第二天

她却突然去世


在四年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溥仪当庭控诉

我的爱妻被吉冈中将杀害了。


不过

溥仪侄子毓嶦和侄女毓菊英称

谭玉龄某种程度上

是被溥仪耽误

中医治疗时溥仪常改药方

日本医生要求导尿他又不同意


无论哪种说法

都没有确切证据

谭玉龄之死

成为至今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


194292

祥贵人出殡的日子

从伪满皇宫到护国般若寺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走了一整天

当晚,悲伤难已的溥仪

在一张谭玉龄照片背后

用钢笔默默写下八个字:

我的最亲爱的玉龄


19458月日本战败

溥仪命人

将几乎所有文件、照片等资料

在皇宫游泳池内付之一炬

然后仓皇逃离了这个

装满他屈辱和短命爱情的家


20069

由伪满皇宫博物院

收藏了11年的谭玉龄骨灰

由溥仪家族申请领回

与溥仪合葬

谭玉龄入宫照片,背面是溥仪亲笔题字

 

4/

1945年秋

被洗劫一空的伪满皇宫

被改为松北联中

 

接下来的几年中

松北联中学生运动风起云涌

勤民楼和怀远楼(建于1934年秋)

险被烧毁

 

1948

松北联中解散

国民党60军进驻

此地成为兵营

 

长春解放后

它先后作为

第一汽车制造厂技工学校

吉林省文化干校等办公地

 

1962年初夏

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

来伪满皇宫参观

在看到这里破旧的景象后

给文化部门提出意见

 

将伪皇宫旧址保护下来

可以通过它说明

在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

末代傀儡皇帝的可怜相

对人民群众是有教育意义的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批准在伪满皇宫旧址上筹建陈列馆的意见》签发


同年121

伪满皇宫改为伪皇宫陈列馆

正式名称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14年罪行陈列馆


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爆发

陈列馆在20年里名存实亡


1982816

陈列馆书画楼二楼办公室内

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吉林省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畅所欲言

这一天

伪皇宫陈列馆正式恢复建制


经过数年的不断修缮复原

和搜集相关史料

198411

勤民楼部分房间率先对外开放


19851996年的十余年间

党和国家领导人

胡乔木、李鹏、杨尚昆

丁关根、刘华清、张万年等

相继参观伪皇宫

伪皇宫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00

伪皇宫陈列馆正式更名

伪满皇宫博物院


三年恢复伪满皇宫原貌

工作全面开展


此后位于保护区内的

蔬菜批发市场、交通运输市场

和吉林省历史博物馆等

9家单位、2所学校

四百多名鞋城业户、五百多户居民

陆续迁出

拆迁面积达十所余平方米


2001

伪满皇宫博物院

决定恢复东御花园


2007

这里被评为首批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


2008

伪满皇宫遗址边界整齐有序

8年前比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勤民楼

缉熙楼

 

2009

长春市启动了申报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世界警示性文化遗产

前期准备工作

 

2013

伪满皇宫博物院

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

伪满皇宫博物院获评

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在时代的浪潮中

伪满皇宫博物院

已然跃升为全国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

每日吸引着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勤民楼与缉熙楼

宛如两位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

在新时代的曙光映照下重焕生机

以庄重沉静的姿态

将那段深埋于历史深处

饱含悲欢离合的往昔岁月

向世人徐徐道来

 

    参考资料

    伪满皇宫博物院网站

    长春电视台《发现长春》

    宋伟宏.《百年沧桑话长春 : 18001945[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 。

    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宽城史话》[M].吉林人民出版社,2021年 。

    王新英.《伪满皇宫旧址:由盐仓帝宫的沧桑变迁》[N],长春日报,2017年。

    《追溯伪满皇宫的前尘往事 看盐仓如何变身皇宫?》[N],长春晚报,2017年。

 

    来源:吉林文脉